2017/09/03

網球界對大學網球的迷思

                這次又拖稿許久,由於剛從亞利桑那開車搬來芝加哥,8/18抵達後就連續工作了16天沒有休息,直到勞動節放假前一天才有時間寫這篇文章。另外預告剩下三間校園巡禮的學校:網球名校University of Tulsa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SEC名校University of Missouri,寫完會再跟大家分享,今天這篇文章會分析眾人對美國大學網球的迷思。

                打美國NCAA大學運動已成這幾年台灣體壇的風潮,高爾夫球、網球、棒球、排球、甚至身材限制最大的籃球都有眾多的選手如雨後春筍般地投入戰場,其中又以頭兩項人數特別多。以高爾夫球來說,華盛頓大學的潘政琮、亞利桑那州大的余俊安、亞利桑那大學的劉臻霖從高中就立志要來美國打NCAA,這一批91年後的高球選手換算到網球絕對都是世青世少的等級。NCAA網球的台灣選手不乏世青世少的國家隊成員,李花塵、毛瑞、黃惠頤、曾文柏、游少宇等等都是,這樣等級的選手從高中就立志來美國闖蕩的寥寥無幾(大概只有饒奇山及賴楷文兩位,再比筆者大幾屆的還有張力元、張依慧兩位國手)。國外選手很多從高一甚至國三,最晚高二就開始為打NCAA做各項學業的準備,所以要不是從高中時期開始設定這樣的目標,最後會犧牲掉不少練習的時間去準備各項考試,就算進到校隊,對到時排點反而會造成反效果(女生比較沒差,之後會寫一篇關於Title IX的文章,解釋男女生獎學金的差別),大家要了解最後一刻再決定來美國大學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台灣的頂尖青少年選手沒有把美國大學排入自己的網球生涯規劃有很多原因,我們之後可以慢慢去探討,除了從小沒有什麼接觸書本之外,對大學網球也有不少迷思需要被點破。與其把來美國大學當成網球打不上去的備選,據我對美國大學的了解及親身參與並觀察近十年的經驗,大學網球其實是另一條打職業的道路,而且這條路上你並不孤獨,也許不少人會覺得這個論點有點荒唐,但也許聽完我的分析會有所改觀。

-迷思1 ~在大學球隊的同時不能打職業,打職業也不能拿獎金

 tennisrecruiting.net這篇文章直接引用了跟這個課題最相關的兩條NCAA規則。

規則12.1.2.4.2.1概述,註冊成為大學全職學生前選手每年可以拿到一萬美金的獎金上限,超過上限後以每站比賽獨立計算,獎金不得超過該站比賽的必須支出(機票、旅館等),並不得包含選手以外人員的支出(家屬教練)

規則12.1.2.4.2.2概述,註冊成為大學全職學生運動員後(“全職的定義是每學期至少修滿12學分),獎金不得超過該站比賽的必須支出(機票、旅館等),並不得包含選手以外人員的支出(家屬教練)

                看完上述的規則大家有什麼直覺?除非未來賽一路殺到決賽或是在挑戰賽會內贏個一兩場,你的獎金很難超過支出,就獎金這方面,選手完全沒虧到,當然有些學校會帶選手去打未來賽甚至挑戰賽(很多就辦在學校的場地),相關的支出都會由學校負擔。

                以南加大校友Steve Johnson為例,大四上學期他修滿12學分的線上課程,人幾乎都在各地打職業賽,訓練時以南加大為基地,到了隔年春季團體賽季開始再回來跟球隊會合並回到學校上課,這個我沒辦法引用任何文獻,但是因為南加大跟母校同屬Pac-12聯盟,球隊每年也都會跟南加大交手,平時都可以從教練口中得知不少其他球隊的狀況。只要是夠大隻的選手,大型的學校都很有彈性也很願意幫助你圓職業夢,所以成績頂尖的選手不用擔心打不了職業的問題,但是如果學校沒有給你這樣的彈性,可能得要自省,代表自己的實力可能沒有在職業大放光芒的潛力或是時候還未到。


-迷思2~ 好的選手去打職業,不好的去打大學,還有去美國大學等於是選擇唸書

               馬克安諾時代,美國的職業選手幾乎都有打大學網球,國際選手人數在當時的NCAA當然跟現在不能比,到了張德培、山普拉斯、阿格西、柯瑞爾的四大天王時代,美國網球界對大學網球也有這樣的迷思,直到2000年後NCAA選手零星地在職業賽場闖出名號,從雙打場上的布萊恩兄弟到哈佛大學James Blake,再到John Isner。既Isner之後有非常多的NCAA選手進入ATP單打前一百,舉凡貝勒大學Benjamin Baker(Isner之前)、伊利諾大學Kevin Anderson、南加大Steve Johnson、史丹佛大學Bradley Klahn(筆者曾在2011Pac-10 Men's Tennis Tournament與其交手)、維吉尼亞大學印度選手狄瓦曼、俄亥俄州大Blaz Rola、田納西大學Tennys Sandgren等,雖然很多是如棒球迷戲稱在大聯盟及3A遊走的4A選手,但是能達到單打世界百大就是一個指標。

              以網球較強的傳統聯盟來說(Pac-12, SEC, ACC, Big Ten, Big 12),能在團體賽先發前六點單打的一定都有拿ATP積分的能力,挑戰賽實力的選手更比比皆是,目前看過最誇張的是大二那年(2010-11)同聯盟南加大的第六點單打Peter Lucassen2009年時ATP單打來到541名,你沒看錯,他打的是第六點。同一球季,傳統名校UCLA的第四點Amit Inbar在進入大學前ATP單打來到561(筆者也在2011Pac-10 Men's Tennis Tournament與其交手,當時0-6, 3-6兩盤落敗)。該球季母校亞利桑那大學的第五點Borja Malo,入學前ATP單打也有731名,曾經是Fernando Gonzalez及智利台維斯杯的陪練,也是喬治亞大學招募來彌補John Isner轉職業漏洞的大一新鮮人,但由於手傷戰績不佳,很現實的被大幅砍獎學金,之後輾轉來到亞利桑那大學。筆者大三那年,亞利桑那大學的第一點Giacomo Miccini也大有來頭,16歲時ITF青少年就來到20名,曾與Bernard Tomic互換1992年出生選手的世界一二名,也是義大利世青冠軍隊成員,雖然身手跟青少年時起比起來稍走下坡,但對上大四的Steven Johnson(大學生涯最後72連勝)也只以4-6, 1-6並沒有差很多的比數落敗,ITF青少年20名的身手絕對還在,只能說這樣的實力打Pac-12網球的前幾點單打並不吃香。有很多NCAA的國際選手都曾經是ITF前五十名的青少年球員,跟許多台灣選手一樣抱有著職業夢,都是抱著以打打看、太弱我就轉職業的心態來美國,最後都留下來打完四年,亞洲近幾年有名的例子是泰國選手Peerakit Siributwong,入學前ITF青少年13名、ATP單打754名,在奧克拉荷馬大學的大三球季團體賽出賽16場,9場在第五點、7場在第六點(生涯最高只打過OU的第三點單打,當初OUAndy Roddick哥哥John Roddick執教,好手不少),戰績682未完賽,一樣,你沒看錯,第五點跟第六點,這就是五大聯盟男網項目的強度。我可以拍胸脯保證,來美國打大學絕對在球技上是很好的磨練,練球、比賽、上課同時更能培養出一般人很難養成的時間管理技巧,帶到未來的職場都會是很難能可貴的技能。

-迷思3~網球成績愈好入學標準就越低,甚至不用考托福、SATACT

        Yes and no. 托福是每個學校用來衡量這個學生有沒有足夠能力在這間學校跟上學業進度的標準,轉圜空間較少,有些學校還是會錄取成績比標準稍低的運動員,當然也要看單項及該單項教練在學校運動部門的地位,像Tulsa的總教練就是掛Associate Athletic Director,他想做的事幾乎就能做到(不過要收個托福50分的選手應該還是不可能)

        SAT則有兩個門檻,一個是NCAA學業認證門檻:跟高中GPA(所有學分的成績除以總學分數)形成一個滑動標尺(sliding scale),高中成績越高、SAT要求越低;高中成績越低、SAT要求越高。另外一個是學校的門檻,多半比托福寬鬆很多,筆者曾以SAT低於一般生平均500(2400分制)的分數錄取名校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不過衡量室內球場不適合自己、天氣太冷以及在球隊的出賽機會等因素,在Minnesota, Oklahoma, Illinois, Arizona之間選擇了UA就讀,很諷刺的是最近還是搬來比UIUC更北邊的芝加哥。這次參觀的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女子隊教練告訴我,只要高中GPA3.5他們完全不看SAT成績便直接錄取(國際學生還是要看托福)

                考試是無法避免的,SAT放水空間較大,托福異議空間較小,至於SATGPA的滑動標尺其實也很寬鬆,除非高中的學習環境非常不健全(指那些真的非常弱勢家庭出身的美式足球選手,很多大概只會講英文,讀寫是文盲程度),不然還沒有聽說過沒有達到標準需要上訴的。

-迷思4~去美國大學教練不見得比較會教、球也沒打比較多,這樣去了對自己的球技也不見得會比較好

              第一句話我完全同意,來美國這麼多年、去過這麼多地方,美國真的是個人才濟濟的地方,但是台灣其實也有非常多優秀的教練,外國的月亮不見得真的比較圓。雖然很多大學教練以前也都是ATP500名的選手,選手時期的好成績真的不會直接轉換到教練生涯上,教練會不會教真的不是重點,兩個觀念想告訴大家:一、大學選手的進步很少來自於大學教練技術上的大更動(改動作什麼這是很少的),選手來到大學已經幾乎是成品了;二、大學教練主要的工作其實是招募選手(recruiting)跟募款(fundraising),技術層面的比重每個單項會稍微不同,所以若想透過教練的教學讓你脫胎換骨,打大學網球很難讓你達到目標。

 那問題來了,大學選手要怎麼進步?

                第一、來自於每天跟高層級選手的練習跟校際的比賽,我來美國之前從來沒有跟有ATP積分的選手練過球,進入大學後球隊上有ATP積分的就有Andres Arango, Ravid Hezi, Borja Malo三位,其他三到四位選手也都有ATP積分的實力:第一點Jay Goldman團體賽贏過史丹佛大學第一點Bradley Klahn(ATP單打百大)、第三點Andres CarrascoUCLA的第三點Holden Seguso(ITF青少年30幾名)贏得非常輕鬆,他也是一個很有趣的選手,在Youtube模仿很多球星的動作,算是網紅,有興趣的各位可以去找找看他的影片、第六點Jason Zafiros(ITF青少年前100)大一那年寫下第六點單打14-1的戰績,其中贏了多位有過ATP積分的選手,每天幾乎都跟這些選手打練習賽,要不進步也是有難度,從一開始都打不贏到偶而能贏,輸也能在一盤拿到三四局。到了團體賽賽季,每上場先發一次也都會提升經驗值,美國幅員廣大,光到客場面對不同的場地速度、氣候、觀眾、時差,並在短時間內調整到比賽狀態再上去打高強度的比賽,可以練到網球選手很重要的適應能力。因此我鼓勵選手去自己實力大概可以打五到八點單打的學校(前八點至少確定學校的客場比賽都會帶你出去),這樣每天到球場都能學到東西。如果四年都打第一點,挑戰性實在太低。

              第二、人與人之間的化學效應是很奧妙的,一個你覺得沒有很會教的教練很可能有不少東西可以帶給隊上的其他選手,隊上多半都會有兩到三個教練,一定有一個能適時帶給你重要觀念的提點,如果所有教練跟你都沒有這樣的連結,只能說轉學也許是解方。

              第三、美國的大學運動很強調身體素質的提升,這個會直接轉換到運動表現上。筆者高中時期其實蠻瘦弱的(177cm/64kg),打球也不是力量型的,進入UA球隊三個月因為每個禮拜三天扎實的重量訓練、兩天的體能,再加上飲食的改變,體重來到78公斤左右,去年回台灣服兵役時幫中教大的同期選手做發球實驗,在畢業三年不再訓練的狀況下發球還有測到190-200kph的時速,雖然不是說很快,在NCAA也只能算是中上,但這是我高中時候完全不敢想像的事情。

結論

              試問有多少選手能在21歲前在tour上打出靠獎金就能養活自己的成績?大概只有ATP Next Gen Race to Milan排名前幾名的那些,在這之前很多備受期待的選手都因為錢跟贊助燒完或挫折太大的因素造成成績的停滯,許多一時風雲的青少年選手就在轉職業前幾年的銜接時期被打回凡間,這還沒談論到受傷的問題。NCAA網球的強度絕對能讓這些志在職業的選手把銜接時期的球技、身體素質養成拉到大學網球賽場,ITF50名、甚至前10名真的不代表你可以打遍NCAA無敵手,當然這跟個人的球風也有關聯。打大學網球勢必代表絕大部分的時間會跟台灣網球圈脫離,絕對會失去不少贊助,但透過四年的免費資源(含運動傷害的手術費用),把自己的實力練到可以跟職業無縫接軌,機運到了就能在一兩個比賽排名大進補,跟一路跌跌撞撞地摸索,還得害怕沒成績失去贊助相比,哪一個比較make sense,也許每個人的看法不太一樣。

              另外除了大學學位,對這些未來職業賽場的菁英來說到美國唸大學還能帶來一個更重要的東西:英文能力跟與眾不同的氣質。簡單的生活英文只要常出國比賽的選手一定都會,但亞洲有幾個選手能跟媒體以沒有什麼文法錯誤的英文對答如流甚至開玩笑?嚴格講只有Paradon SrichaphanKei Nishikori(印度人我就不算了)。打到職業前一百名在我的認知比的已經不只是網球,大家都已經是菁英中的菁英,有沒有個人特色在代言跟知名度上也會有很大的影響,當然英文程度是個必須。以南韓新星鄭泫來說,個人認為英文能力有限沒有辦法跟媒體輕鬆應對這點其實蠻吃虧的,他沒有MofilsDustin Brown的鮮明個人色彩、沒有錦織圭的外型、沒有印度選手的英文,在韓國可能已經是國民英雄了,但要成為國際巨星、成為大品牌的主打還是差那麼臨門一腳,實際上他完全有打進ATP20名的實力,但能不能成為下一個亞洲的ATP巨星,還得繼續看下去,畢竟Nadal剛出道時也不太會講英文,這是每一個職業選手都必須培養的東西,大家可以比較看看台灣高球好手潘政琮鄭泫跟媒體的應對。

               這篇經驗分享到此結束,傑出的選手如果想要來美國大學打球,真的不要把他想成是來讀書的,把它當作職業網球生涯的起點絕對不失為一項明智之舉。


Share:

2018一級男子冠軍精華影片

手機掃描

總網頁瀏覽量

LATEST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