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關心職業網球的人或是家裡有優秀青少年選手的家長都聽說2019年ITF(國際網總)將改變職業巡迴賽的賽制,大家也可能都讀過刀神一年前寫的文章,刀神的文章裡面講過的東西我就不再重複了,但是有一些數據可以讓我更確信的告訴所有選手,從看似可以順利銜接職業並打出成績的頂尖青少年,至台灣國內排名較後面的選手,美國大學網球都會為你帶來更好的發展,當然是在選對學校的前提下。
根據ITF從2001至2013年追蹤、研究12年超過8000份有效問卷的數據,以下幾點我覺得非常耐人尋味:
- 2008年ITF青少年排名前一百的男選手,有94位拿下職業積分、37位最後進入前250名(平均花2.9年的時間)、16位最後進入前一百名(平均花3.7年的時間);2008年ITF青少年排名前一百的女選手,有94位拿下職業積分、46位最後進入前250名(平均花2.5年的時間)、18位最後進入前一百名(平均花3.6年的時間)。
- 有職業排名前50紀錄的12年平均男生每年有70位、女生67位,51-100名這50個名次的同樣數據男生有70位、女生67位;101-250這150個名次的男生有189位、女生182位;251-500這250個名次的男生有306位,女生300位。基本上同一個排名區塊的流動率並不算太高。
- 2013年平均拿到職業第一分的年紀男生是16.9歲、女生15.9歲,從青少年時期開始打職業賽的銜接期到進入職業前一百名平均會花掉男生4.8,女生4.1年的時間。4.8減掉上面的3.7代表最後進入到前一百名的男子選手會有1.1年的時間把初階職業賽跟青少年比賽同時排入行程,女生的數據是0.5年,但參考價值不大因為女生轉職業多半較早。
- 亞洲地區職業男子選手根據不同排名區塊的一年比賽(不含團隊費用)支出如下:前50名以$70,580(美金)居七個地區的前五十名之冠、51-100名$54,849、101-250名$33,655、500-1000名$24,640、1000名外$15,892;亞洲地區職業女子選手根據不同排名區塊的一年比賽(不含團隊費用)支出如下:前50名以$60,072(美金)、51-100名$54,849、101-250名$42,543、500-1000名$33,758、1000名外$18,072
- 男女生收支打平的排名分別是男生336、女生253,亞洲男生要打到256名、女生219名就可負擔前50名選手的平均年度支出;男生286、女生232名就可負擔51-100名的年度支出;男生297、女生250就可負擔101-250名的年度支出;男生361、273名就可負擔251-500名的年度支出;男生405、女生342才可負擔501-1000名選手的平均年度支出;男生502、女生359才可以負擔1000名外的年度支出。把排名區塊分得更細的話,亞洲選手其實男生打到354名才能打平451-500名這個排名區塊的年度支出、女子選手打到293名才能打平451-500名區塊的年度支出。
點進上面提供連結的86頁,大家可以看看對於機票、食宿、穿線、洗衣等等必須的雜支是以何種標準做計算。我無從得知這8000分有效問卷中有無台灣選手,所以不敢說這些數字有多貼近台灣目前線上的職業選手現況。另外有贊助、國光獎金、全運會獎金的台灣選手其實不在少數,實際情況可能比這個文件的數據再好上一些。另外數據用的獎金是單雙打加起來,但排名以單打的排名為主,所以這些數據其實不適用於世界上許多靠雙打獎金就有辦法達到一定生活水平的選手。但從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幾點:
- 台灣近幾年靠職業賽獎金能達到收支平衡的選手真的非常少,就算能夠收支打平,請一個教練可能就會變成赤字,更別說銀行可能有存款。如果沒有贊助、國光獎金等等,要請教練或是想擁有一些高掛球鞋之後、生涯轉換期間能夠靈活運用的資本基本上並不實際。
- 以一年平均38,800美金的支出來計算,男生從青少年打到前一百名(以4.8年算),要花掉$186,240,大約550萬台幣,請教練的話這個數字會再高出不少,而且這是假設一切順利,沒有受傷、贊助跟後勤沒有暫停的情況。
- 如果有實力打到比自己當今排名更高的層級的賽事,男生打到300多名、女生打到250-300名之前是就算有實力也沒辦法靠獎金負擔下個層級的比賽費用的。因此台灣的海碩杯跟三太子杯等等的挑戰賽真的是嘉惠了不少載浮載沉或剛要起步的本土選手。
為什麼我會講就算是世界頂尖的青少年,也應該要給美國大學網球一個機會,讓我們看一下以下的幾點說明:
- 我部落格的第一篇文章有分析過,頂尖的青少年排名並不是在美國大學網球能打出名堂的保證,如果沒有辦法稱霸美國大學的話,能在職業打出成績的機會真的不大,畢竟職業是個更競爭的戰場。打的學校夠好、隊上打的點數夠高,碰到的選手的等級絕對不亞於能在職業賽靠獎金收支打平的選手。
- 接下來我們要比較一下美國大學在運動員身上投資的金額:
- 根據母校Arizona體育部門2013-14的年度報告的第八頁,Arizona一年投資在每個運動員(訓練、比賽、恢復、膳食、住宿等等雜支)的金額達到$83,333,但這個數字絕對是有灌水,一定有被美式足球及男籃兩個項目拉起來,我們就少算一點,以五萬、約150萬台幣一年來算,加上若領取能cover掉學費的獎學金等值約90萬台幣來算,在Arizona的校隊拿獎學金打網球,一個學生運動員大概會得到等值240萬台幣的package,我想若實力能拿到比Arizona跟強的學校的獎學金,一年等值的package落在300萬台幣是很合理的估算,以打職業一年要花115萬台幣($38,800美金)算,這一年的差距可以超過400萬台幣,四年下來差距超過1600萬。在1600萬差距的背後,磨練球技的強度可能差不多(還不談受傷的話醫療費用由學校負擔),選手還拿到了世界頂尖大學的學位,路更寬廣。
- 打大學網球跟打職業賽其實是可以同時進行的,但基本上1月到5月這段期間是不可能讓你跑出去打未來賽的。
- 長期觀察台灣的體系,能靠職業網球打下人生下半輩子的經濟基礎的人,也許就只有盧彥勳、詹詠然、謝淑薇這幾個,多半的選手打再好,還是得要開創事業第二春,而台灣社會給這些傑出選手的選項不外乎教練或各級學校的教職,有一個美國大學的學位也許可以跳脫這個框框。
- 在美國大學打得好的選手,其實很容易讓你找到研究生助教的職位(多半會補助全額學費、營養金),只要從大學選手時期好好經營大學網球界的人脈,基本上要免費從大學讀到碩士是有可能的。
另外個人認為在台灣靠網球只能保送到私校或國立科大的選手,其實更適合來美國念書,NAIA、NCAA二級的學校要拿獎學金真的不困難,國內青少年排名五六十名的可能都有機會,一樣唸名氣不高的學校,讀美國的一定會讓之後在台灣就業相較容易,畢竟光英文能力可能就會勝過不少國立大學的畢業生了,但選手自己跟家長可能在國中開始就要有這樣的前瞻,不管網球的實力如何。
聽完我的分析,希望選手及家長在職業網球跟美國大學網球間可以更容易地去做出取捨,如果錯過前面的文章可以看看各個不同學校分別給選手什麼樣的軟硬體資源:
Loyola Marymount University (Los Angeles, CA)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Albuquerque, NM)
University of Tulsa (Tulsa, OK)
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 (Springfield, MO)\
University of Missouri (Columbia, MO)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DeKalb, IL)